周海泉(左)切“生日”蛋糕。 通讯员 周宁人 摄
5年前的他,奄奄一息,离开氧气机就没法呼吸;5年后的他,生龙活虎,一曲高歌震撼全场。昨天,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首例肺移植患者周海泉术后五周年纪念日。
移植前
离开氧气机就没法呼吸
昨日,江苏省人民医院领导和胸心外科医护人员为一位70周岁的“换肺人”举办了一场特殊的“生日派对”。
移植前的周海泉有数十年的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病史,每年都会因为肺部感染、呼吸困难住院治疗,是医院呼吸科的“常客”,移植前一年多时间里一直躺在床上,身上都生出了褥疮。
2006年,老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,出现肺气肿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、慢性呼吸衰竭、呼吸性酸中毒等症状,呼吸极度困难,根本无法正常活动,每走几步就气喘吁吁,离开氧气机就没法呼吸,气弱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可谓是气息奄奄,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唯一的希望就是进行肺移植手术。
移植时
几十次动物实验后成功攻克肺移植
为了满足周海泉的求生欲望,也为了攻克肺移植这一难题,江苏省人民医院专门成立肺移植攻关小组,胸心外科与手术室、麻醉科、呼吸科、重症监护病房、药物研究中心等多个科室通力协作,仅动物实验就做了几十次。2006年6月底,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张石江教授带领肺移植团队,历时5个多小时,克服重重困难,成功为周海泉施行了肺移植手术。
术后,在医务人员连续多日的精心呵护下,经过积极抗感染、抗排斥、保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,周海泉顺利渡过了感染、排异等难关,喜获新生。
移植后
越来越好,越来越精神
如今,周海泉与术前判若两人,不但生活能够完全自理,而且精神抖擞,特别能“韶”,说话滔滔不绝、中气十足,堪比壮年人;现在,他每天早晨5点多就起床沿着秦淮河往长江口来回步行,还到处旅游,享受着幸福的晚年,他自豪地对大家说,我要争取活到80岁、90岁。
据周海泉介绍:移植后最初两三年,还有排异反应,现在是越来越好,越来越精神,越来越年轻了。